交通擁堵指數發布系統
分析評價獲得的各交通流指標和業務指標構建為能力底座,賦能給各交通管理務,協助交通管理效能提升。
建設面向交叉口、路段、道路、區域不同空間維度的標準化指標體系,形成標準指標庫,提升指標監測權威性?;诘讓臃治鲋笜?,構建交通流態勢、違法態勢、事故態勢、天氣態勢業務模型,形成對交通流、交通違法、交通事故、天氣的基礎評價,作為分析評價系統的基礎能力。
交通流態勢下基于多維指標體系的核心應用,通過監測指標變化,展示交叉口、路段、道路、區域的運行狀態。
(1)交叉口運行監測
在交叉口維度下,通過服務水平、飽和度、失衡指數、交叉口流量等指標,對交叉口通行效率進行實時評價,實時評價更新頻率為 5分鐘。系統在地圖上可視化直觀展示當前所有交叉口的總體情況,點擊具體交叉口,展示當前交叉口的服務水平、失衡指數、飽和度指標數值和該交叉口各方向每 5分鐘的車道級流量。
(2)路段運行監測
在路段維度下,通過交通運行狀態、行程速度、旅行時間、路段流量 、匹配流量 、各車道流量、車道失衡指數等,對路段交通運行效率進行實時評價,實時評價更新頻率為 5分鐘。系統在地圖上可視化直觀展示當前所有路段的總體情況,包含路段上的監測設備和路段交通運行的暢通與擁堵狀態,共分為暢通、基本暢通、輕度擁堵、中度擁堵、嚴重擁堵五個等級。
路段作為城市道路監測的最小單元,是指標體系最豐富、監管需要上最重要的 維度。通過展現路段指標和路段交通狀態等級,為交管部門開展勤務排班、特勤指揮和交通治理研判等業務應用提供精準數據支撐。
(3)道路運行監測
在道路維度下,通過延時指數、旅行時間、行程速度、自由流速度、匹配流量和各路段流量等,對道路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評價,實時評價更新頻率為 5分鐘。系統在地圖上可視化直觀展示當前所有道路的總體情況,包含道路上的監測設備和道路交通運行的暢通與擁堵狀態,共分為暢通、基本暢通、輕度擁堵、中度擁堵、嚴重擁堵五個等級。點擊具體道路,顯示當前道路的延時指數、旅行時間、行程速度、自由流速度指標和該道路不同路段流量,如下圖所示。
(4)區域運行監測
在區域維度下,根據城市行政區劃分或交警管理轄區劃分,通過區域擁堵指數、平均速度 、在途車數量 等,對區域整體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評價,實時評價更新頻率為 5分鐘。系統在地圖上可視化直觀展示各區域的范圍、區域路網的暢通與擁堵狀態,分為暢通、基本暢通、輕度擁堵、中度擁堵、嚴重擁堵五個等級,幫助交通管理者量化精確感知轄區路況,提升管理精度。